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信貸撬動農業供應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董事長李和用了近20年,將科爾沁牛業發展成全國最大的有機牛肉生產企業,但企業家總不會安於現狀,在國內牛肉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李和想把生產規模再擴大一些。

現在科爾沁公司已經有五萬畝耕地,還有四個養殖場。最初李和想靠科爾沁“單打獨鬥”來擴大規模,但是後來發現,當養殖規模如此之大時,如果不能跟當地的農民和資源結合起來,生產規模就一定會遇到“瓶頸”。

科爾沁於是將50%的訂單給了農民,讓農民按照科爾沁的標準來養牛,很多養殖戶已經和科爾沁展開了長期合作,一些養殖戶現在養50頭西門塔爾牛,未來可能想養100頭甚至200頭,但養殖戶建棚舍、育種、飼養都需要資金投入。

可資金從哪裡來呢?龍頭企業自有資金有限,傳統銀行出於期限和風險的考慮,在涉農貸款方面一直非常謹慎,這就給新金融惠農模式帶來了機會。

在中國農村,農業貸款非常困難。因為缺乏抵押物,所以農民靠手頭的牲畜很難拿到貸款。除了獲得貸款困難,涉農貸款的風險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把控。這導致農村金融的供給一直不足,這是貸款供給側的問題;在需求側,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也抑制了農戶的金融需求。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曾經提出,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是為農業引入新的資源要素。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也提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啟用市場、啟用要素、啟用主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