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自老聃、關尹以後,道家思想瀰漫天下,楊朱、列禦寇、魏牟各立一說,於是道家漸次分為兩派。依武內先生底說法,第一是關尹、列子底靜虛派,第二是楊朱、魏牟底全性派。靜虛派主張人當舍自己底慾望,斷絕知慮,順著天賦的真性來生活。全性派以為情慾乃人類底本性,當捨棄人間底名利,放縱本能的情慾。前一派可以說是消極的道家,為田駢、慎到所承傳。後者為積極的道家,莊周底學說從這派發展而來。

齊威王、宣王在位底時代,自西曆紀元前三五七年至前三○一年,五十七年間,齊底都城為中國文化底中心。當時底齊都即今山東臨淄,城週五十里,闢十三門,其南門名為稷門。因為威宣二王禮聘四方學者,於是天下人物都聚於臨淄。鄒人孟軻,楚人環淵,趙人慎到,宋人宋 [造字。左邊為“牛”,右邊為“經”的右半部分],是外國學者中受特別優待底人物。他們受王金錢及邸宅底厚賜,地位等於上大夫。還有齊國本地底學者,如三位騶子、淳于 [造字。上為鬢字的上半部分,下為幾字。]、田駢、接子等,也聚於齊都。淳于 [同上。上為鬢字的上半部分,下為幾字。

]是仰慕晏嬰底學者,見梁惠王,一語連三晝夜無倦。惠王要留他,待以卿相之位,辭不受。三騶即騶忌、騶衍、騶奭。《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齊有三騶子。其前鄒忌,以鼓琴幹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騶衍,後孟子。”騶衍是宣王時人,唱五行說,傾倒一時。騶奭稍後,採騶衍之術以紀文,頗為齊王所嘉許。這幾位都是齊人所稱許,當時有“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 [同上。上為鬢字的上半部分,下為幾字。]”底頌。對於田駢、接子,當時也號為“天口接田”。在這班人以後還有齊襄王時底荀子。當時他們底邸宅多在稷門之下,所以齊人稱他們為“稷下先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