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2、上篇指出,孟子用“仁政”理念說服梁惠王和齊宣王;蘇秦等流,圖取個人權利而縱橫權謀、大行其道的做法,跟孟子一比、無疑是落了下風;用歷史的天枰、來稱量其義利之辯,更具超越性的孟子學說、才是正規文化的中心思想。下篇講孟子用禮樂治道,誘導齊宣王以及後世臣子、規正君王的案例;提示人們在處世時、應當像失意的孟子那樣,面對社會多元化的紛紛擾擾、對立身行止有所思考和堅持;孟子在談笑風生中、超越了時間羈絆,成為中華文化的根基所在。南懷瑾先生的講述,博通經文、明達於理、授人以漁,既非正統的漢、唐、宋儒的學術思想,也不是現代新儒家的理路;恰可“因應時代潮流”、觸類“旁通”,吸引更多的人接觸並理解傳統文化,在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之中、獲取人生的智慧。

二、前言:

1、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正當東西文化潮流互動排蕩撞擊的時代,從個人到家庭、自各階層的社會到國家乃至全世界,都在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中度過漫長歲月;在進退失據的現實環境中,由觸覺而發生感想、由煩惱而退居反省,再自周遍尋思和觀察,然後可知在時空對待中所產生的變異、只是現象的不同,天地和人物還是依舊、生存的原則也沒有變,所變的只是生活的方式而已。例如行路過程迷路,因為人為的方向似有迷惑,其實真際無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會千回百疊、永遠在紛紜混亂中忙的團團轉、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使從。中國人隨著這一時代的中國文化命運一樣,似乎真的迷失了方向,也曾一度跟著人們、向西方文化去摸索,幾乎忘記了自己是立足在中國本土上的一個生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