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類似的情況還有美國的大農業模式,中國東北、新疆、內蒙的部分農業區也適合參考這種模式組織農業生產。但是耕地緊張、水資源緊缺的華北平原區這種模式就未必合理,丘陵、水系縱橫,人煙稠密的江南大範圍推廣規模農業更要慎重。說到底,一來中國的農業生產很久以來就是精耕細作模式,再有最關鍵的問題是現有條件下如何消化和安置大批的低技能的農村富餘勞動力。所以對部分中國經濟學家鼓譟的農村土地流轉提議和大躍進式的城市化或城鎮化(目標怕是主要惦記著農民手中的土地),哥是持堅決的反對態度的。城市化不等於房地產開發這是個基本常識,13億國民的食品供給安全來不得任何馬虎,除非有充足的證據可以說服哥失地農民的就業可以有效解決,糧食生產萬無一失,否則哥建議大家都謹慎些。

再看工業。蘇聯地大物博,能源、礦產資源之豐富是舉世公認的,建國早期工業的落後和製造業產品的長期短缺也是最基本的發展背景。在這個前提下,一有真實的國內需求支撐,二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重工業的產品根本不存在滯銷問題(即使質量低劣),也不存在動力、原材料緊張之虞。政府又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支援發展重工業,勢必形成重工業產出的資本品轉化成新工廠、礦山,新企業生產出更多的資本品和採掘更多的礦物資源,社會財富持續積累和增加的良性迴圈,直到某一天相對的臨界飽和點來臨這個模式才會失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