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西漢劉歆給皇帝上表時說:“《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那個皇帝是西漢的最後一個皇帝,諡號可憐得緊,叫“哀帝”。這個劉歆擱現在一定是廣告界的風雲人物,他太敢開牙了。《山海經》說的是“聖賢之遺事”?你欺負哀帝不認字嗎?“其事質明有信”?你給我找來一隻人面鳥來即可,不過別拿貓頭鷹說事。

東漢王充在《論衡?別通篇》說道:“禹、益並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聞見作《山海經》。非禹益不能行遠,《山海經》不造。”,王先生的理論根據是因為大禹和伯益治水走過千山萬水,見過大世面才能“說”出《山海經》。清代學者畢沅考證《山海經》,採取折中的辦法:“作於禹益,述於周秦,行於漢,明於晉”,他說的禹益是指這兩個人的時代,而不是大禹和伯益二人。

(睡覺去了,諸位晚安或午安)

日期:2015-05-16 10:34:35

我對漢儒的邏輯推理能力很失望,他們適合玩“天人合一”那種不著四六的玩意兒以及研究哪種下跪姿勢最酷。《山海經》裡有些地名,比如“長沙”、“零桂”、“桂陽”等都是秦漢以後的郡名,大禹怎麼知道的?大禹說他自己是父親鯀剖腹產的,那鯀到底是爹還是娘?大禹成心噁心自己嘛?大禹和他的同事伯益、后稷以及幾十萬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才完成治水大業,大禹自己累得得了“偏枯”,走路都走不好。可是在《山海經》裡他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成功”,因為天帝給了他息壤就才把水治住了。這麼一來,大禹和他的小夥伴們的功勳便被抹得乾乾淨淨,一切不過是天帝的賞賜而已,大禹腦子難道也風溼了嗎?否則怎麼可能編出這種對誰都沒有好處的故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