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五章、攝關政治和院政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承平、天慶之亂】

天長二年(825年),桓武天皇的孫子高棟王被降格為臣,賜以平氏,是為桓武平氏高棟流。到了寬平元年(889年),高棟王的侄子高望王(高見王之子)也被降格賜氏,是為桓武平氏高望流。當時高望王被任命為從五位下上總介,來到了廣袤的關東平原。

日本古代的行政區劃“國”分四個等級,即大國、上國、中國和下國,很多大國的國守都是由親王兼領的,並不常設,守的佐官“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方長官——上總國正是如此,任上總介的高望王是上總國實際上的太守。

平氏勢力就此在關東諸國中膨脹起來。高望王死後,長子平國香統治常陸國,次子平良兼統治上總國,三子平良將統治下總國。平良將曾任鎮守府將軍,他的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平將門。平良將去世後,由其兄平國香兼管下總國,但據說國香為人暴虐,統治不得人心,就此良將、國香兩個同源的家族矛盾日深。

當然,平將門的莊園位於下總國相馬郡內,因此他也自稱相馬小二郎。據說從其父良將時代起,就在領地內捕捉野馬、改良配種,後來更直接成為了朝廷的養馬地,平將門繼承其志,逐漸訓練出一支戰鬥力相當頑強的騎馬武士團來。

日本古代,戰馬缺乏,馬種低劣,很難說曾經擁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騎兵軍團,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核心的騎馬武士加步行跟隨的郎黨組建為軍隊,各種史料上記載多少多少騎,往往連這些步行郎黨都一併計算在內——騎兵獨立成軍是近代的事情。不過正因為如此,平將門所部戰馬數量最多,質量最好,雖非真正意義上的騎兵軍團,也足以傲視天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