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二章 意識形態:宗教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給我一個其熱情和貪婪已被信仰、希望與仁慈所平定的民族;一個視塵世生涯如朝聖之旅,而將彼岸人生視為真正故土的民族;一個崇拜基督教英雄主義的極度貧窮與苦難的民族;一個熱愛與崇拜耶穌基督這位一切被壓迫者的先驅,以及他的十字架(普遍得救之工具)的民族。我說,給我一個用主的模式鑄造的民族,那麼社會主義不僅很容易挫敗,而且不可能被人們想起……

——《天主教文明》[1]

但是,當拿破崙開始向前推進時,他們[莫洛肯派(Molokan)異教徒農民]相信,他就是約沙王(Jehoshaphat)峽谷裡的那頭獅子,如同他們的古老讚美詩所說的那樣,他註定要推翻那位虛假的沙皇,而恢復真正的白沙皇(White Tsar)的皇位。因此,坦博夫省(Tambov)的莫洛肯教民從他們中間選出了一個代表團,穿著白色服裝去迎接他。

——哈克斯特豪森(Haxthausen),《關於俄國的研究》(Studien ueber...Russland )[2]

1

關於這個世界,人們思考的東西是一回事,而他們藉以思考的術語則是另一回事。對大部分歷史和大部分世界(中國也許是個主要例外)來說,除了少數受過教育和思想解放之人,其他所有人藉以思考這個世界的術語,都是傳統宗教的術語,以致在某些國家,“基督教徒”一詞根本就是“農民”或“人”的同義詞。在1848年前的某個階段,歐洲的某些地方情況已不再如此,儘管在受到雙元革命影響的地區之外,這種情況並未改變。宗教原本像是無垠的天際,覆蓋眾人、包含萬物,地面上的一切皆無所逃遁;如今卻像是人類蒼穹中的一堆雲朵,只是一片廣大、有限而且變化不斷的景緻。在所有的意識形態變化中,這是最為深刻的,儘管其實際後果比當時人們所想象的要模糊一些,不確定一些。但無論如何,它仍是最史無前例的變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