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高羅佩《秘戲圖考》與《房內考》之得失及有關問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荷蘭職業外交官高羅佩(R. H. van Gulik),(1)因撰寫《秘戲圖考》(2)及《中國古代房內考》(3)兩書而馳名歐美與東方,由此奠定他作為漢學家的學術和歷史地位。兩書先後問世迄今已數十年,在此期間這方面的研究已有許多新進展;則今日回顧高氏兩書,就其得失及有關問題作一專題研討,既有必要,亦饒有趣味。

一、“兩考”緣起,及其作意、內容與結構

高氏生前先後在世界各地出版論著、小說、譯作及史料凡十六種(4),從這些出版物足可想見其人對古代中國及東方文化興趣之深、涉獵之廣。其中在歐美最為風靡者為高氏自己創作之英文系列探案小說《狄公案》,(5)自1949年出版起,至今在美、英等國再版不絕。書中假託唐武周時名臣狄仁傑,敷演探案故事,致使“狄公”(Judge Dee)在西方讀者心目中成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S. Holmes)”。高氏對古代中國社會生活、風俗民情及傳統士大夫生活方式之深入理解,在《狄公案》中得到充分反映——此為撰寫“兩考”必不可缺之背景知識。

《房內考》原版書影

“兩考”之作,據高氏自述,發端於一“偶然事件”。(6)高氏在日本購得一套晚明春宮圖冊《花營錦陣》之翻刻木版(7)——中國色情文藝作品收藏家在日本不乏其人,高氏也熱衷於蒐藏及研究晚明色情文藝,認為這套印版價值甚高,遂著手將其印刷出版。起先只打算附一篇關於中國春宮圖藝術的概論,及至動筆撰寫,始覺洵非易事,還須瞭解更多關於中國古代性生活、性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因感到在此一領域並無前人工作可資參考,(8)高氏只好自己來作“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功夫,於是有《秘戲圖考》之作,1951年印行。數年後,此書在學術界引起一些反響與爭論(參見本文第五節),高氏自己也發現了一些新的相關資料,方思有所修訂,適逢荷蘭出版商建議他撰寫一部“論述古代中國之性與社會”的、面向更多讀者的著作,於是有《中國古代房內考》之作。(9)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