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範例一:安徽全椒的“走太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大文豪吳敬梓的故鄉——安徽省全椒縣,有一亙古至今的第一大民俗活動: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城內萬人空巷,四鄉八鄰,扶老攜幼、傾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為壯觀,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以此祈禱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消災袪病、平平安安。此民俗為“走太平”,亦名“正月十六走太平”,可謂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自東漢開始,延續至今,盛況不衰。

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對正月十六“走橋”這一習俗有專門描述,謂之“走百病”,因“橋”諧音“瞧”,走橋即“瞧病”,是為了消災袪病。此風俗一向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所共有,為何全椒獨盛?

全椒走太平傳承不絕,和三個歷史人物有關。東漢建武年間,劉平拜全椒長,為官清正,人得其樂。相傳某年大旱,劉平以朝廷撥付造三十里城垣之貲,賑民旱飢。餘貲僅築城三里,街道圍在城外,僅為規制之十一,俗謂“街包城”(一般建城均為城牆包圍街道,獨全椒街道包圍縣衙)。於是獲罪褫官,捕系解京。是日恰為正月十六,百姓聞之,傾城相送於城東小橋,焚香祈願,燃竹驅晦,攀轅勸韁,如別父母。宮禁聞風,奏稟皇帝,帝乃赦宥。召拜議郎,一年三遷,官至宗正,班在九卿。《漢書》列傳,名垂汗青。於是全椒正月十六走橋,衍為“走太平”之俗。遙頌劉平為太平神祇,祈禱風調雨順,消災袪病,逢凶化吉。由是始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