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火樹銀花鬧元宵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星祭到燈節

元宵節是新年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宵,故稱為元宵、元夕、元夜。

遠古先民把四時變易、日月遞熠、列星隨旋,都看成是“天”的自然表現。人類仰望夜空,就見到星星眨眼、月缺月圓,感到很神秘,產生崇拜。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以夜觀天象,來揣測即將發生的大事。三國時期,吳國就有了古星象圖,人們在星空中發現了1465顆位置相對固定的星星,併為星空劃定了固定的區域,被稱為二十八宿。這二十八星宿圍繞著天體,並不停地運轉。晝夜交替,月亮圓缺,春夏秋冬的變化,與之有密切的聯絡。浩瀚無邊的星空,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從而有了祭祀。有的則由祭祀發展為民俗節日。

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究其蹤,最早大概與古代先民的星祭有關:以燃燈的方式祭星,祈求以北極星(太一星)為代表的星辰的護佑。祈願不外兩方面:人的自身生產——生育;人的物質生產——農桑。由此後世又衍生出一些民俗活動:“摸釘”、“走橋”、“走百病”屬於前一方面的祈願;“迎紫姑”、“照田蠶”屬於後一方面的祈願。

燃燈祭星發展為燃燈擬星,地上燈與天上星交相輝映,人星交悅。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發展夜間的群體性遊樂,在無電的時代,天空的星月就是最大的資源,於是,星月的祭祀意義逐漸減淡,賞玩的成分逐漸增加,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宵——元宵,便成為最佳選擇,在西漢已受到重視。因以地上燈與天上星相輝映為特色,故又稱燈節。此有別於中秋之月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