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流亡的樂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概只有波蘭的導演,才會在二戰裡記錄一位鋼琴家的命運。大概是因為,波蘭是肖邦的故土。1939年,波蘭再次淪陷,整個城市變成一場廢墟,人們的恐懼與絕望在炮火中寂靜無聲,200年前的一幕重現。華沙起義失敗,當時遠在他鄉的肖邦,在鋼琴上一頓狂奏發洩,在日記裡寫下“為什麼我不是一名鼓手”,他沒法回家鄉戰鬥,只能把鋼琴當作戰鼓,寫下一首又一首鏗鏘而哀傷的波蘭舞曲,甚至人們把他那些溫柔的夜曲也都當作戰曲。肖邦在波蘭,相當於一位民族英雄。

但我覺得《鋼琴家》講的並不是戰爭。導演波蘭斯基借天災人禍向音樂表達感激與致敬。在苦難絕望中,人們是如何活下去的?是為了所愛的人。如果愛人、親人和家園都失去了,那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意味著再也聽不見莫扎特的音樂了。也許很多人,是為了熱愛的音樂、為了心中的信念而活下來。那些音樂和信念,都是生的希望。鋼琴家躲藏在一幢破舊的別墅裡,不遠處就是一架鋼琴,但他不能發出聲響。直到有一天,德軍戰敗即將撤退的時候,一位軍官發現了他。

“你在這裡做什麼?你是做什麼的?”

“鋼琴家。”

於是軍官領他到鋼琴邊,請他彈奏。

一開始彈得有些猶豫,記憶隨音樂恢復,逐漸流暢,直到音流在澎湃激昂中結束,他才想起來,整首《g小調第一敘事曲》,每一個音符和琴鍵都瞭然在心,不必去回憶,音樂自己流淌了出來,好像是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此時忽然明白,這些少年時開始練習的曲子,此刻終於真的屬於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