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序言 關懷的意義 我看黎保榮的“師生答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保榮即將出版他與學生間的“師生答問”,來信囑我作序。翻看書稿,我多少感到為難:與學生交流這些青春、友誼、愛情、理想的話題好像非我所長,這不是說這些工作不重要,而是我根本就不瞭解目前90後大學生的心理狀態。為了完成這篇“序”,我只能老老實實地閱讀這些文字。讀著讀著,我好像也融入了那種親切平等的朋友對話的氛圍,並聯想起了我自己人生成長中的一點故事。

20餘年前,從北京畢業的我剛到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工作。雖然重慶是我的家鄉,但在我從事的工作圈裡幾乎沒有一位“熟人”,每天在大學校園裡爬坡上坎,在光線灰暗的書齋裡埋首讀書,自得其樂也難掩種種的孤獨寂寞。

有一天,我偶然隨中文系幾位老師到“文聯”參加會議,遇到了當時作為文聯領導的藍錫麟先生。本來,對於“領導”,尤其對位居“高階”又習慣裝腔作勢的“領導”,我素來敬而遠之。沒有想到,那天藍先生卻絲毫沒有“領導”的姿態。他發言質樸、犀利,對重慶文學現狀的分析入木三分,沒有官腔,沒有偽飾,更像是一位思想開放、素養深厚的文藝批評家。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會議休息的間隙,藍先生專門走到我面前,熱情地伸出手來:“李怡,我讀過你在《文學評論》上的文章!”的確,我剛剛在《文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新詩的論文。在偏離文化中心的山城,在偏離學院派學術殿堂的機關會議室裡,竟然還有關注我論文的人,我真是意外至極!當然,我內心還是充滿疑惑:“這是一位善為領導者的客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