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節 網狀實時協同的演化路徑:資料的分享/交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資料的挖掘只是其價值的一個方面,更大的價值在於資料的交換/分享所創造的價值。這是因為,一方面,資料與物質不同,它具有很強的複用性。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資料被分享得越多,其價值也越大!另一方面,既然知識必然地分佈於不同的個人和組織之中,那麼唯有透過分享和交換機制讓大資料流動到有相關知識的個人或組織那裡,才能夠挖掘出它的價值。由特定的分享/交換機制所連線起來的企業之間(B2B)以及企業與消費者之間(B2C)的協作,才能讓大資料在流動中發揮巨大價值——阿里集團將其定位為“資料分享的第一平臺”、“相信別人更聰明”。

網狀實時協同與資料的交換/分享,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說前者更多的是體現了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合作機制,後者則更多的是一種核心的實現過程與路徑。資料要實現其價值,就需要流程的流動(網狀實時協同),而流程的流動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料的交換/分享。

如前所述,在工業時代的供應鏈——一種小規模的協作裡,其內部資訊和資料的協同已經存在著很多困難,資訊時代要構建一個立體、多維、大範圍的資料交換和分享機制,就更為不易了。目前可見的是,消費者在資訊消費領域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網狀協作,如微博、文庫、搜尋、維基百科等。企業在實物商品領域的大規模網狀協作雖然較此遠為困難,但也不是不可預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