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駢文及古文兩個名詞都是唐朝文學革新運動中產生的。所謂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明代人所選定,唐佔兩家,即韓愈、柳宗元,宋佔六家,即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及三蘇(蘇洵及其二子蘇軾、蘇轍)。

古文運動的主帥是韓愈(字退之,世稱昌黎先生),後世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係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古文運動的產生,系因唐朝政治穩定以後,經濟發展,社會事態趨於複雜,專講形式之美而內容貧乏的駢文,不能適應客觀的需要,加以佛學的輸入,引起儒家的哲學興趣,而經義註疏之學,又因政府提倡而興起,這些說理或解釋的文字,也不是呆板浮華的駢文所能擔負。自東漢以至唐初,文學一天天向形式美方面發展,最後完全成為風雲月露的文字遊戲,與現實脫離。

韓愈提倡古文,以“文以載道”的口號(這口號到後世變成了道學氣的文學觀念,妨害純文藝的發展),打擊唯美主義的文藝理論,並且以繼續先秦、西漢的傳統為號召,但他並不是主張製造假古董,曾提出“唯陳言之務去”的原則。實際上所謂古文,只是從駢體解放出來的自由活潑的散體文字,這種形式的解放,在北周時即已萌芽,如蘇綽用樸素文筆作《大誥》是,後來隋文帝也下詔禁止浮豔文字,提倡實錄,唐初陳子昂及李華等也是不滿意駢文,並作過散文的,到了韓、柳時代,古文運動便成熟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