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社會活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的事,也比喻包辦代替。

辨析

“庖”的部首“廣(guǎng)”為房屋之意,《說文解字》釋“庖”為“廚也”,“庖”本義指廚房。注意,“庖”不要誤讀為bāo,或誤寫作“皰”。“皰”的部首為“疒”,和疾病相關。

起源與演變

“俎”的甲骨文字形像置肉於砧板或祭祀用的案板上。《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禮俎也”。本義是祭祀或宴會用的一種盛放物體的禮器,木製漆飾,有四足。常見片語有“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後來也指割肉用的砧板,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俎”也是我國一個罕見的姓氏。

例句

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字裡字外

“越俎代庖”出自《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說,鷦鷯這種鳥在樹林中築巢的時候,只不過佔據一根樹枝就夠了;鼴鼠這種動物在河邊喝水的時候,喝飽了肚子也就夠了。君主你就算把天下給我,我要來又有什麼用處呢?即便廚師處理不好廚房裡的事,主管祭祀的人也不應該跨過禮制去代替他做事。這段話強調人要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是莊子用來拒絕國君請自己出仕的話語,充分表達了道家清靜無為、知足常樂的思想。最後一句話被後人總結為“越俎代庖”,用來指責多管閒事的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