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部 4 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李仙洲駐軍阜陽,本是準備到山東敵後指揮游擊戰,怎麼會忽然辦學?郭劍青和盧興兩位校友,都曾在一九八五年到濟南探訪李仙洲先生,兩人事後都寫了文章。這年老校長九十五歲,擔任山東省政協常委。依文章記述,老校長告訴他們,從山東逃出來許多青年學生,來到阜陽,向九十二軍軍部求助,他指示軍部暫時收容,管吃管住,更多的青少年聞風而來。李氏覺得“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正是上學唸書的時候,既不能使他們正式參軍,也不能使他們長期流落,應該有個長久之計”。經過反覆思考,又和當地士紳一再商量,得到他們的支援,於是創辦了專門收容山東流亡青年的“私立成城中學”。依胥平學長主編的《同學錄》後記所述,時為一九四二年春天。

學校成立,山東的國軍和游擊隊首先得到訊息,紛紛傳揚,幫助有志者成行。各地家長也紛紛尋覓管道,把孩子送出去。學生人數一天比一天多,校方在距離阜陽縣城三十五華里的柴集設校本部(高中部),在離柴集八華里的後湖設一分校(初中部),在縣城西關打蛋廠設二分校(初中部),在離柴集三華里的三王寨設三分校(師範部)。學校一面發展,一面向重慶申請改為國立。

本來中等教育由省縣辦理,國立中學是抗戰時期的特殊產物,一切經費、包括學生的基本生活,都由教育部負責。一九四二年春,成城中學改制成功,定名國立第二十二中學。二分校教務主任夏岷山先生向我們宣佈,教育部核定全校共四十四班,每班四十人,四四不斷,我記得很清楚。教育部核發經費,以這個人數為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