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部 蔣介石的軍事人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君臣師友之間

——“圍剿”期間的蔣介石與陳誠

黃道炫[1]

1930年代,蔣介石展開對中共蘇維埃區域的數次“圍剿”,作為蔣介石信用、提拔的愛將,陳誠在“圍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蔣介石一生,用人無數,有始有終者,首推陳誠。蔣對陳誠的期待、信用和培植,超越常人。1930年代“圍剿”期間,蔣、陳之間互動尤多,其間透露出的蔣陳間介乎君臣師友之複雜關係,頗值重視,細加觀察,對了解蔣、陳性格,乃至國民黨的政治文化,均具一定參考價值。

一 基督和革命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是透過辛亥革命登上中國政壇,於國民革命中獲得迅速發展的革命政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理論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南京政權建立後,雖然這種革命性被迅速消解,但在國民黨內仍有著重大的影響,理論上也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

作為國民革命浪潮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將領,1930年代的陳誠,其言行頗具指標意義。陳誠,字辭修。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因鄧演達援引入黃埔任教官,旋受蔣介石賞識。此後,陳誠在東征、北伐和國民黨內部混戰中迭建戰功。到1931年5月調江西參加“剿共”戰爭時,任十八軍軍長,是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軍長之一。蔣介石的日記中對屬下吝於稱許,但對陳誠則不乏讚譽。1930年陳誠在中原大戰中表現可圈可點,蔣介石在8月份的日記中寫道:“陳辭修由濟南來報告,甚慰。此將才也,甚有希望。”第三次“圍剿”期間,蔣介石對陳也有讚譽之詞:“第十八軍今日由黎川向大洋源前進,各部皆愁糧秣缺乏,不能前進,而辭修竟如期進行,可慰也。”抗戰初期,蔣介石在感嘆黨內人才寥落、自身缺少臂助時,提到的僅有兩個可以分憂的親信就有陳誠:“軍事能代研究者辭修也,外交能代謀略者嶽軍也。”正因對陳期許甚高,蔣介石夫婦不僅為其作伐,介紹譚延三女譚祥為其再婚物件,而且在九一八事變後因顧慮外界觀感特電陳誠,告以國難期間不宜結婚,令其取消原定舉行的婚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