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十年亂花:我能為文藝青年做什麼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九五二年,趙友培教授成立“中國語文學會”,創辦《中國語文月刊》,我有了為中學生效勞的機會。

既然有了“中國文藝協會”(一九五○),為什麼又成立“中國語文學會”呢?“文協”成立時,趙友培負責所有事務性工作,並連續多屆擔任常務理事。“文協”是綜合性“全國性”的組織,包容了不同背景、不同動機、不同行為風格的文藝名流,張道藩又不親會務,缺乏強勢領導,個人空有理想,很難有所作為。

趙友培教授認為語文教育是文藝事業的根本,無論文藝創作,文藝批評,文藝欣賞,都得先有某種程度的語文修養,推行語文教育的主場在中小學校,中小學校可視為文藝事業的外郭,他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把文字還原為生活,寫作教學就是把生活改換為文字”,這就把國語國文的功課和文學作品接通了源頭。從外郭播種紮根,既可為文藝的發展作十年百年的大計,也避開“文協”的人事派系困擾。

趙教授進一步擴大其說:國文也是歷史地理的根本,語文程度若是低於標準,怎麼能看得懂記得住史地課文,而且那時考試有“發揮題”,要用敘述或議論寫出答案。語文程度甚至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條件,數學有“應用題”,學生根據文字敘述的情況進行演算。友老在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師範大學前身)教書,他的理念得到當時師範學院劉真院長的支援,劉院長有個口號:“師範第一,國語文為先。”於是師範學院成為“中國語文學會”的推手,“中國語文學會”又是《中國語文月刊》的搖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