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法國歲月 1886年-1890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二十七章 逆流

文森特徑直從北門來到盧浮宮。他曾經告訴提奧在卡雷沙龍見面,這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廳,開啟了被稱作沙龍的龐大體制之門。在這個大廳裡陳列著博物館的大量傑作,幾乎掛滿了全部牆壁——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聖家族》、霍爾拜因的《伊拉斯謨》、委羅內塞的《迦拿的婚禮》等等——層層疊疊,就像馬賽克那樣緊緊擠在一起。

僅僅九個月前,這個大廳裡還充滿了大量弔唁者的哭叫和哀號聲。他們動身前往凱旋門,這座拿破崙建造的巨型拱門下停放著靈柩。維克多·雨果與世長辭了。那一天超過200萬人擠滿了街道,比整個城市的人口還多。從盧浮宮朝西的窗戶,人們可以看到一道人流一直擁向目力所及之處。他們越過杜伊勒裡宮的斷壁殘垣,在協和廣場集合。那是革命時期架設斷頭臺的地方。當送葬行列途經巨大的廣場時,人群潮水般湧動起來,爬上行道樹、噴泉、路燈和報攤,為的是看一眼雄壯的隊伍。他們在一個地道的窮人的靈柩周圍停步——雨果的死激起了激烈的爭論。

這頭空想社會主義的老雄獅透過揭發那個舊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神聖性。經過一個世紀的資產階級消費主義和法國人的心滿意足之後,雨果使得理想主義的火炬——大革命的火焰——更加明亮和崇高。他曾與墮落的政府和復活的宗教作戰,因無神論和反判行為而激怒了從路易·拿破崙到多洛斯·梵高與安娜·梵高在內的所有人。事實上,作為一個與社會作戰的高貴的違法之徒,一位走向成功的先知,一位所有被剝奪者的摩西,他由於在黑暗而又疑慮重重的時代一直堅持真理,驕傲地在偉人祠裡獲得了一席之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