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章 流放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873年,倫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有450萬人口,面積是巴黎的兩倍,海牙的45倍。當代評論家將它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黑點”,往鄉村方向輸送著讓製圖家都感到噩夢連連的盤繞交錯的窄街。在海牙,距離房東家門階幾分鐘的路程,文森特就能找到一片未墾植的牧場;而在倫敦,按照一位遊客的說法,想要去趟郊外,得乘上“幾天的馬車”。四年前造訪倫敦的亨利·詹姆斯覺得自己“快要被碾碎”。當然,文森特不是沒有見識過城市:他去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甚至巴黎。但這些短暫的旅程遠不足以讓這個布拉班特的鄉村男孩自如應對眼前這個詹姆斯認為“大得不可思議”的世界之都。

如果說海牙街頭井然有序,那麼倫敦街頭則一片混亂。下了河岸街,就到了位於南安普頓街的古庇爾辦事處。去那兒報到的第一天,毫無心理準備的文森特就感覺被甩入了一片人海。交通擁堵,幾乎要雙腳離地才能穿過街道。尤其在傍晚,一列列蜿蜒的行人將人行道、橋樑和廣場堵得水洩不通。快速移動的人流不時會被乞丐、擦鞋匠、妓女、小丑,或者另一撥橫穿的人流打斷。當然,你還能看到翻著筋斗想你施捨一個便士的赤腳男孩,以及操著文森特聽不懂的語言大聲叫賣各式貨品的小販。

但最令文森特震驚和不習慣的是糟糕的衛生狀況。與有著明亮的窗戶和古樸的街道的海牙相比,倫敦就像個巨型垃圾場——約翰·羅斯金曾稱它為“全身都在冒毒的骯髒城市”。從南安普頓街前的古庇爾辦事處到聖保羅大教堂與大英博物館,一切都被覆蓋上了油膩的黑煙灰。尤其是在文森特抵達的夏天,一股尿液的惡臭瀰漫在全城的排水溝槽旁,把富人趕到了郊外,其他人只能飲用這樣的水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