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清代華北平原植棉發展也非常迅速。山東植棉州縣明代大約40多個,清代增至90餘州縣;除了數量增加外,更為重要的則是專業化、大面積種植的發展,在一些主要產區棉花種植比重已相當之高,出現了糧棉並重,甚至棉花種植超過糧食作物的現象。如山東西北棉區清平縣,棉花種植“連頃遍塍,大約所種之地過於種豆麥”;高唐州“種(棉)花地多,種穀地少”;夏津縣則是以棉花收成好壞衡量“年之豐歉”。直隸的正定、保定二府及冀、趙、深、定諸州都是棉花重要產區。乾隆年間黃可潤《畿輔見聞錄》載:“直隸保定以南,以前凡有好地者多種麥,今則種棉花”;直隸總督方觀承《棉花圖》也說,“冀、趙、深、定諸州屬農之藝棉者什之八九”。

江浙太湖流域一些地區農民種桑養蠶,形成顧祿《清嘉集》卷4中所說的“環太湖諸山,鄉人比戶蠶桑為務”的情形。萬曆的《秀水縣誌》中說:秀水縣之王江徑,“近鎮村坊,都以種桑養蠶繅絲織紬為業”。明末清初張履祥在《補農書》中說:“吾裡(指桐鄉縣)蠶桑之利厚於稼穡,公私賴焉,蠶不捻則公私俱困。”

同治時期《長興縣誌》言:農家“一歲賦稅、租債、衣食、日用皆取給(桑蠶)焉”。以上很多農戶把蠶桑視成主業,有的地區蠶桑收入超過稻田。

長江流域種茶相當普遍。據地方誌記載,清代浙江於潛縣山區農民“仰食於茶者十之七”。江西義寧州“最上腴土栽茶最多”,致糧田日減。安徽太湖縣種茶農產,收入“不減稼穡”。湖南平江縣“向種紅薯之處悉以種茶”。湖北鶴峰州有些農戶“賴此(指種茶)以為生計”。四川永川縣某些地區,農民“賴此(指種茶)為衣食者甚眾”。丹稜縣西部山區,茶園“蜿延數十里,種植成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