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詞辭意悽婉,頗有情致深韻,此情此景,真想不到是出自剛毅英偉、喜怒不見於色的大丈夫韓琦之手. 宋夏三次大戰,皆以西夏勝利告終.總結原因,不外有如下幾點:

其一,元昊總兵數雖少於宋軍,但每次大戰皆是集中優勢兵力,五指成拳,以人數之勝,一舉殲滅宋軍一部主力;反觀宋朝,戰線拖沓,兵源分散.

其二,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無論是宋軍的動向以及作戰地形,西夏軍皆事先成竹在胸,反觀宋軍,數次貪功冒進,連間諜、尖兵偵知的情報都百分百不實,不敗才怪.

其三,游擊戰術,轉戰不疲.元昊常常聲東擊西,偏師屢出,令宋軍如墮雲裡霧裡,乖乖受騙.

"(宋)太祖懲唐季藩鎮,削其兵柄,收其賦入.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為之也.然專其大利,而受其大害.廢人而用法,廢官而用吏,禁防纖悉,大與古異.威權最為不分,故人才衰乏,外強中弱"(葉適《始論篇》)所以,宋朝重文抑武現象,乃開朝就立為國策的"原則",矯枉過正,日後終成衰弱之源.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於連年征戰,西夏國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機派出使臣上書宋朝商談和議.宋仁宗密詔龐籍與元昊談判,"元昊聞之大喜".談來談去,關鍵問題仍然是元昊稱帝的問題,宋朝堅持要元昊自削"僭號".元昊惱怒,大言:"(我)如日方中,止可順天西行,安可逆天東下."經過拉鋸談判,元昊派使臣至延州上書,"自稱‘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稱臣".雖不稱臣,元昊以兒子自居,總算給了宋朝一個臺階. 正當宋朝準備答應與西夏的和議,遼朝派來使臣,要宋朝不要與元昊講和.兩難境地下,宋朝的禮部郎中吳育發表意見,頓解愁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