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話說冒頓單于自白登山撤圍之後回到北方,基本接受了漢朝的和親,與漢朝和平相處。此後雖又起了幾次入侵的念頭,但都被呂后、文帝漂亮地化解了。

公元前174年,冒頓去世,留下一個仍然強盛的匈奴帝國。其子繼位,號為老上單于。

對於老上單于,漢文帝仍然繼續奉行和親政策,一切看上去很平穩。但在一次送親過程中,出了問題。

每次送宗室女子至匈奴,必然要配上許多宮女宦官隨行。背井離鄉,深入大漠,有去無回,這樣的工作誰都不願意做。可在那個全世界都等級森嚴的時代,奴隸是沒有反抗機會的。

但是這一次,有人就反抗了。他說“我不去!”

很顯然,他的反抗是徒勞的,沒有任何人會考慮一個小奴的意見。於是,這位奴隸扔下了一句狠話:“你們若是一定要我去,我必將矢志與大漢為敵。(必我行者,為漢患也。)”

果然,這位陪嫁的宦官來到匈奴,自此盡心竭力地與漢朝作對。偏生他又極有才華,很快成了老上單于的肱股之臣。即便老上單于死後,他的地位仍然沒有動搖,成了匈奴帝國的三朝元老,真正成了漢朝的心腹之患。

他就是漢王朝那個時期最麻煩的對手——中行說。

中行說輔佐匈奴的核心理念只有一個:拒絕漢化。

我們說過,文明周圍的蠻族對於花花世界總是是極其嚮往的。其實歷史上許多文明圈的擴大,都是透過向蠻族輸出財富、文化來實現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