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桓溫任大司馬,郗超被聘為大司馬府參軍。桓溫英氣高邁,很少推重時人,和郗超在一起,常謂其人深不能測,對他傾心禮待,士為知心者死,郗超對桓溫推心置腹深自結納,成為桓溫的死黨。大司馬府中流傳一句話:“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桓溫)喜,能令公怒。”髯參軍指郗超,郗超有一副美髯。短主簿指王珣(王導之孫),我們後文會介紹到他。

六月,晉兵行至金鄉,果然“天旱,水道絕,”桓溫隨即下令冠軍將軍毛虎生在鉅野開鑿三百里水路,引汶水會合於清水增加流量。桓溫引舟師自清水入黃河,舳艫數百里。郗超再次提醒他:“從清水進入黃河,河道難以暢通(人工引水)。如果敵人不與我們交戰,運輸通道又斷絕,只能靠著敵人的積蓄來作給養,那又會一無所得,此危道也。”並向桓溫獻上破敵之計,“率大軍直逼鄴城,敵人畏公之威名,必望風逃潰,北歸遼、碣。若能出戰,則事可立決。若燕軍固守鄴城,則四郊之地為我所控制,易水以南必交臂請命。”郗超又想到桓溫用兵謹慎,讓他率兵直搗鄴城,恐怕桓溫不能接受,又獻了第二條計策,“明公若以此計輕銳,勝負難定,若要持重,則莫若停兵於黃河、濟水,控引漕運,儲備糧草,等到來年夏天再進兵,雖說耽擱一些時日,卻為萬全之策。舍此二策而連軍北上,進,不能迅速解決問題的話,等到退兵的時候必定會因為糧食的匱乏出現差錯。如果敵人與我周旋不戰,等到秋冬之季,水路更加難以暢通,加上北方早寒,三軍缺乏冬裝,那時的憂慮,就不僅僅是沒有糧食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