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0-04-14 22:08:26

原始碼二:打不破的“差序格局”

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這個社會基礎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大程度發揮著影響。以農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中國古人以一種漸進的形式告別原始社會的,其間沒有經歷象古希臘人靠商品經濟活動沖斷氏族血緣紐帶,所以中國社會儲存著較多的氏族制度的殘餘。費正清先生在《中國與變革》一書中寫到:“首先,是家庭而不是個人或教會組成了中國最重要的單位。每個人的家庭是他經濟資助、安全、教育、社會交往和娛樂的主要來源,祭祀甚至是個人重要宗教活動的中心。在儒家的五種著名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其中有三種由親屬關係所決定的。中國整個倫理體系傾向於家庭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或國家為中心。”

皇帝與其臣僚的作用是被看成父權在家庭和家族作用的擴大,所以在封建時代一個地方的行政官員被人們稱為“父母官”,這種以宗法關係為基礎的家國同構模式是中國古代政治生活、社會秩序的基礎,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也就造成了中國的人情關係網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按著“差序格局”的方式伸展,交織形成的。差序格局形成的客觀基礎是親緣關係和地緣關係的高度一致性。傳統鄉村社會,以姓氏形成自然村落聚族而居,同一姓氏的村落家族生活在特定範圍的地域之內,同時傳統社會的經濟是以一家一戶為基本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人們與外界的交換十分有限,同一村落基本上是同一祖先,人口流動少,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與此相應,中國人的價值觀體系始終是一個隨著不同參照系而滑動的差序格局,即以我為基點,隨著不同的血緣或地緣的親疏遠近關係即人情向外推延,形成一個不同層次的水波一樣的差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