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國家爵位往下變比往上變容易得多,比如杞國,杞人憂天就是他們那裡,剛封的時候是公爵,先後被降成了侯爵,隨後又降成了伯爵。杜預《左傳》注云:“杞稱伯者,蓋為時王所黜。”而在《春秋》又三稱其為子,變成了子爵。還好《左傳》解釋說:“書曰子,杞夷也。”《春秋》嚴防華夷之變,因為杞國採用夷狄之禮,所以故意按夷狄的君主來寫成子爵,杞國應該還是伯爵。還有些小國為減輕貢獻給霸主的貢賦,或受大國挾持,或託庇於大國,從而自貶其爵。《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載,晉、楚在宋召開弭兵大會,邾、滕等國為擺脫向晉、楚雙方納貢的負擔,即甘心降黜,不以諸侯身份參加盟會,而私屬於齊、宋,這樣他們就不用向楚、晉兩國朝貢,只需要對齊或者宋一個國家朝貢就可以了,齊宋自然也樂意。

青銅器中能證明爵位變化的最典型證據就是曾國。湖北曾侯乙墓所出諸器,作器者都是“曾侯某”,但是在別的地方發現了《曾伯欹壺》,《曾子仲宣鼎》,基本看出從侯爵到子爵的爵位變化。

日期:2011-09-16 19:50:07

從史書看,衛國是最能證明爵位不固定原則的國家。衛國和宋國一樣,都是武王滅商後商朝的遺民為主體的國家,所不同的是衛國不是周武王封的。宋的國君是商朝王室的後裔,而衛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因此宋是公爵,衛是侯爵。由於周公執政的時候管叔和蔡叔(都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兄弟)不滿周公把持朝綱,就聯合商朝的遺民和徐地的夷狄作亂,平定叛亂後,周王朝擔心他們作為一個國家實力太強,就把商朝的遺民分出一部分遷到衛國,由衛康叔任國君,《漢書•地理志》雲:“武王崩,三監叛,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號曰‘孟侯”’。唐顏師古注:“孟,長也。言為諸侯之長。”諸侯之長即方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