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孫衍聯合齊國攻趙的勝利對秦國的連橫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張儀親自出馬領兵衝出函谷關,毫不客氣的攻取了魏國的陝。第二年張儀又和齊國,楚國的國君在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開了個會。在會上,張儀宣佈了他的“門羅主義”政策,即:魏國是秦國之魏國,非齊楚之魏國,但秦國不介意齊楚也尋找自己的魏國。

在當時,戰國是個三極世界,三極分別是秦,齊,楚。張儀的宣告,得到了齊楚的一致反對。原來齊楚兩國都想控制魏國作為對抗其他強國的輔助力量。魏國已經淪落到被三強爭搶的柔弱角色。張儀本想使秦國獨佔魏國,但是齊楚兩國不答應,張儀也無可奈何,秦國還不敢同時得罪齊楚兩個大國。張儀不光彩的回到秦國,這是張儀自從搞外交以來的第一次失敗。

在魏國的公孫衍聽說張儀在齧桑失敗之後來了精神頭,張羅了一群中小國家,也準備搞稱王運動。魏相惠施提醒公孫衍:“你搞五國相王我不反對,但是不要忘了我國的基本外交政策是結齊楚以抗秦”,所以公孫衍的相王運動和惠施的外交政策綜合在一起就成了:五國齊心抱成團,聯合齊楚以抗秦。看來當時秦楚齊雖然並列為三強,但秦國是強國中的強國。

公元前322年,魏、韓、趙、燕、中山的國君開了個會,相互承認了王的資格。這一個儀式搞得也很隆重,但是公孫衍同學好像只記得張儀失敗了一次,而忘了張儀為什麼失敗。張儀在齧桑的失敗是由於忽視了齊楚對魏國的利益需求,同理可證齊楚也不會甘心做五國的靠山與秦國對抗,齊楚像秦國一樣本身也對五國有利益需求,想把五國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