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元前386年趙國遷都邯鄲之後便開始積極籌劃吞併衛國,3年後趙國採取了單邊主義行動。趙軍一鼓作氣攻入衛國,將都城濮陽團團圍住,趙國人發明了螞蟻上樹的攻城術。四面圍攻之下都城眼看不保,衛國急忙向大哥魏國求救,魏武侯率大軍增援,魏衛聯軍將趙國殺得大敗,連重鎮中牟都被扒了三層皮,趙國抵擋不住,也向衛國學習,從南方找了個幫手———楚國,楚國前些年被魏國欺負苦了,總算在吳起的調教下強大起來,這時正想報一箭之仇,便協助趙國攻打魏國。魏國馬上從勝利的邊緣滑向失敗,中原的大片土地被楚國和趙國佔領,而且雄心勃勃的吳起還想為魏國做個結紮手術,即:把魏國的領土攔腰斬斷,使魏國首尾難顧。但手術還沒有開展,老天爺幫了魏國的忙,楚悼王死了,緊隨其後吳起也死了,殺吳起的貴族不久之後也死了不少,楚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新繼位的楚襄王一心修煉內功,對外採取防守。魏武侯趁機穩住了形勢。經此一役,魏國也不敢再幹涉趙國對衛國的佔領,只是從楚國那裡奪得一點土地作為補償。

在魏、衛、趙、楚忙於中原大戰的時候,韓國順手將鄭國滅了,還把家搬到了鄭國的首都,改名為新鄭。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死了,兩個兒子公仲緩,公子瑩(魏惠王)為爭奪君位打得不可開交,各據魏國東西兩部分國土互交長短。魏國的內亂引起了趙國和韓國的興趣,兩家應公仲緩的請求,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聯合出兵干涉魏國內政,公子瑩(魏惠王)吃了敗仗,被困大梁孤城。就在公子瑩(魏惠王)絕望的時候,趙國和韓國為戰後問題吵得不可開交。趙國的方案是把公仲緩立為魏君,兩家各取一塊地方走人。韓國因剛吞下鄭國還沒有來得急及消化對趙國的方案不感興趣,韓國的方案是將魏國攔腰斬為兩段,使魏國變成二流國家,而且韓國正好在魏國的腰部,便於實施這個方案。但是趙國不同意韓國的方案,韓國也不同意趙國的方案,兩國大吵起來,吵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甚至還相互吐了口水,最後兩家氣鼓鼓地分手。趙國人回家的路上只顧生氣了,走啊走啊不知道走到了一個什麼地方,突然從斜刺裡出現一支魏國軍隊,將趙軍殺得大敗,趙軍驚魂甫定才開始打量周圍的地形,只見路邊有一個大牌子,上寫:“鄴地人民歡迎您,———西門豹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