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朱元璋的文韜武略堪稱一流,正如《明史》所評價的:“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

但俗話說得好,混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這一成績的取得,除了朱元璋個人的天賦以及後天的努力以外,離不開眾多文臣武將的幫助。

在眾多的功臣中,有一個人異常耀眼,此人就是李善長。雖然朱元璋手下有許多高明的謀士,如劉基、宋濂等人,但是他們的地位不可與李善長同日而語,李善長與朱元璋的關係非同尋常,與其說他是朱元璋的部下,不如說他是朱元璋的搭檔和副手。

戰爭年代文輕武重,在大封功臣之時,朱元璋授予一批武將公、候的爵位,文臣只有劉基、汪廣洋得伯爵,地位和俸祿遠低於眾武將,在朱元璋的眼裡,文臣不屬於開國功臣之列,但李善長除外,他不僅被封公爵,而且是六公之首,高於徐達、常遇春等名重一時的大將,可見李善長的功勳之大。

李善長早年粗通文墨,為人有智計,“策事多中”,被裡中推為祭酒(里長)。至正十一年(1351年)紅巾起義爆發後,淮河南北大震,許多人都想混水摸魚,起兵從大元的身體上割下一塊肉,或是以鎮壓義兵的名義向元政府邀功請賞,實現大富大貴,李善長也心猿意馬,打算加入一支義軍。因此,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南下攻打滁州路過定遠時,李善長特意趕到軍門求見,朱元璋聽說他是里長,在地方上有一定威望,就很禮貌地接待他,兩人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