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5-06-10 18:13:50

※雍正的申辯書(1)

雍正決心親自介入此案,他親自參與到對曾靜的審問之中。

與其說是審問,不如說是一場對話。

針對曾靜對自己的種種指責,雍正一一作答,並給出解釋。

曾靜從前往四川的旅客口中聽聞朝廷將四川的大米運到蘇州高價出售,以賺取其中的差價。曾靜詳細的記下此事,並將此作為雍正貪財的證據之一。

雍正表現的極具耐心,他拿來四川巡撫和江蘇巡撫等人的奏摺給曾靜察看。雍正告訴曾靜,他是考慮到江浙一帶人口眾多,糧價偏高,這才採用地方督撫意見,用國庫銀從四川買來糧食,平價賣給江浙平民。

最後,雍正甚至反問道:“這天下都是朕的,朕富有四海,有著取之不盡的財富,貪財又有什麼用呢”?

曾靜說雍正登基之後,鑄造的銅錢質量很差,鑄字模糊,老百姓大多不使用,將之拋棄到河溝之中。民間甚至有“雍正錢,窮半年”的諺語。圍繞著這個,有著一系列的謠言。嗜殺的雍正殺掉了鑄造錢幣的工匠,皇帝收集黃銅是為了在關外用黃銅打造一所宮殿。

對此,雍正給出解釋道:銅錢上鑄字清晰與否,關鍵在於其中的銅鉛比例。康熙朝的銅錢中銅鉛比例是6:4,用銅較多,因此外形美觀,字跡清晰。但因為其中用銅過多,便有人將銅錢融化,用於鑄造銅器。這樣就造成市場上流通的銅錢越來越少,形成錢貴銀賤的現象。康熙晚年的時候,市面上一兩銀子實際上只能兌換700文銅錢。因此,雍正上臺之後,雍正通寶銅鉛比例便調整為5:5。這是為了調整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本不是貪財,更不是為了建造什麼宮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