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幸虧朱元璋早有準備,大家就這樣坐成一團,也沒有一個明顯的尊卑次第,避免了一場紛爭。他就這樣開始理事了。

實錄在前面說了許多朱元璋一人功獨高,被郭氏父子及同袍猜忌排擠的話。這段記載本意在張大朱元璋的謀略,卻不小心透露了一個事實:朱元璋固然才幹出眾,但從和陽之戰來看,郭軍數年血戰,絕非朱元璋一人之功。諸將公會,他故意晚至,諸將便先各自擇座而坐。那時以右為貴,諸將先把右邊的座位都坐滿了,左邊上席也坐得差不多了,只留下最後一個末席給朱元璋——這應當是朱元璋在當時郭軍中的真實地位,諸將皆有血戰之功,或擅資格之老,並不把郭子興的贅婿瞧在眼中。或許許多人還瞧不起他呢,以為他依仗著幹老丈人的扶持,撈到不少便宜,功小而位高。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此時在和陽城廳事上高坐快談的郭部舊將們,或者在與元軍的奮戰中戰歿,或者被朱元璋逐一鋤滅,盡化作了泥與土,或完全消失於史冊,或止存雪泥鴻爪。只有那個手握郭子興的任命書,卻不敢上坐的小子,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自然將別人的戰功一概抹除,而一人攬有了全部的功業。

實錄接上面寫道:“遇公事至,諸將但坐視如木偶人,不能可否,獨上剖決如流,鹹得其宜,眾心稍屈服。”

此等語言,我們不是很熟悉麼?史書上,唯有聖者至聖,別的人,非愚即蠢。我們不要以為亂世英雄除了朱元璋,都是如“木偶人”一樣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