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朱元璋在親自授意並擬出初稿的《滁陽王廟碑》裡,說了一些可能令他的後人不快的話,如“非王無以開萬世之業”,“追思更生之恩,實帝業所始”,“今大統既定,四海一家,推本尋源,實由於王”。這本是朱元璋對舊主及岳父的感念之詞,都被實錄給兌了水,加以稀釋,如廟碑稱郭子興為“再生父母”,實錄輒易為“郭公於我恩厚”;就連郭子興“親馳活之”,也要改為“遣人追至”。

其實,不管是親馳,還是遣人,這段記載都有未解的疑問,如:朱元璋就是濠州鍾離人,是本地土著老鄉,並無外鄉口音,門軍因何懷疑他是諜者,竟要殺他?亂世的一個窮小子,要殺輒殺,是誰跑去向郭子興求救,得以刀下留命?郭子興又為何肯耐煩下顧一個敵探嫌犯的小命?

我懷疑朱元璋不是一個人來濠州的,肯定還有夥伴,甚至可能是幾個年青人受了某人的介紹,直接來投郭元帥的。《太祖實錄》就寫道,朱元璋在出家的寺院被亂兵所焚後,不知何去何從,這時“有故人自亂雄中以書來招”,但朱元璋“覽畢即焚之”,他是不打算從“賊”的!還有人提醒他,賊中來書的事,被人知道了,恐怕將對你不利。他亦不懼,只是慨然太息道:“吾惟德命於天耳。”一副自居於德位,聽天由命,無所謂的態度。直到又有人來發警報,說:趕緊逃吧,人家已告發你啦!這才“不獲己”,勉為其難地去濠州投軍。實錄在編了這一套鬼話後,自然不能把郭子興親自馳救的真相寫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