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丹朱如果接受了舜的“饋贈”,那他真是白學圍棋了,大局觀太差。因為沒人拿他當天子,諸侯都去朝見舜而不理會丹朱;歌手們唱歌歌頌舜而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也去找舜。(“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這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

日期:2015-04-23 00:08:15

昔日幽靜的南岸頓時冠蓋如雲,鼓樂喧天,丹朱的宮殿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雖然歌手們的歌聲聲聲入耳,舜並沒有跑到南河裡洗耳朵,而是無可奈何地仰天長嘆:天意如此啊!於是在諸侯、臣民的祝福聲中登上天子之位,正式成為帝舜。

一切看起來如此美好,但這是真的嗎?粉底固然可以遮蓋雀斑,但風吹雨淋粉之後,原來的面目就露出來了。

《竹書》又名《汲冢紀年》,中國最早的編年史書,戰國魏國史官所作,它一直埋葬在魏襄王的墓裡,幸運地躲過秦始皇的那把火,直到西晉,被一個叫做不準(念否標)的盜墓賊從汲郡古墓挖出來,那些竹簡洩漏了堯和舜的隱私。可惜司馬遷沒有機會看到那些竹簡,以他老人家的求實精神,《史記》也許不是現在的樣子。

遺憾的是,《竹書》原本在宋代突然消失了,它的消失也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程朱理學在宋代大行其道,程朱師徒孫(朱是二程第三代弟子李侗的學生)三人都成了“聖人”。“理學”成立的前提必須有堯舜聖主在那供著,堯舜在《竹書》裡不得不說的事必須消失,後人根據先宋文獻淘換出來的《竹書》已經十丟其九。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那些殘存的片言隻語裡窺見歷史的真相:“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這段話可以入選最佳歷史微型小說,故事完整,前因後果一清二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