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1-12 14:03:18

113、周人百畝而徹

激發如此意氣風發地指責紂王,那麼他治理下的周國在經濟政策上真的是與商朝劃清界線的嗎?

需要再次申明的一點是,孟子的這三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往今來都沒有個定論,所以我說的只是自己的觀點而已。在我看來,周國之政策,不但與紂王本質相同,而且更是往前推動了一大步。

貢、助二字本身比較好理解,唯獨這個徹字讓人略有些摸不著頭腦。我查了一下漢語大字典,徹字有這麼幾個主要的意思:

①和撤除的撤意思一樣,想來這二字當年是混用的。後面外加一個“剝奪”的意思,可能是撤除意的引申。

②貫通,滲透,到、達,軌道,治理。

③觸動、顯明、排列,緊,清澈。

我們都知道,“徹”這個字肯定是早於徹法這個名詞的,那麼一定是當人們覺得這個法跟徹的本意有關係,所以才以之進行命名。但是究竟是源自哪個意思呢?我們不妨用“大和稀泥法”來解讀“徹法”裡的徹字:

去掉了一些東西,然後融會貫通,指明瞭新的道路,排列好,然後清新緊湊了。

這樣解讀看著似乎很不靠譜,但是卻確實有道理——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對字詞句的理解本來就是不多的,他們創造一個新詞一定是兼顧了舊詞的各種意思的。那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自創的年代,知識分子也好非知識分子也罷,都是帶著敬畏的心情來進行創作的(當然,也不是說這就是好現在就是壞,文化既要精,也要受大眾喜歡,只能說走極端的都是不好的),所以當年他們之所以把周人的財經政策解讀為“徹”絕對是思考再三後的結果,或許不嚴謹,但卻一定有考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