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9-10-09 09:15:09

從戴偃的“罪狀”來看,不難想見夏桀和商紂當年是如何被栽贓的。我在《上古迷思》裡詳細分析了桀紂的“墮落史”,此處不贅述。武乙的“射天”劣跡極有可能嫁接於戴偃,也就是說八百年後戴偃的帽子被後人套在武乙的頭上。就像夏初的《甘誓》和商初的《湯誓》抄襲自周初的《牧誓》,這“三誓”都發表於大牌雜誌《尚書》。顧頡剛先生說中國古代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古史辯第一冊自序》),實在貼切得很。

宋國被滅是早晚的事,否則對不起“桀宋”之名。不過蘇秦聲稱齊國拿下宋國,以楚、趙、魏為首的諸國向齊國投降完全是白日做夢—它們怎麼敢投靠齊國,“西帝”會把它們的屁股打爛。

總體而言,蘇秦的話還算靠譜,齊湣王當了兩天的“東帝”後,自己撤回封號,仍舊叫齊王。秦昭王也不傻,覺得僅有“西帝”不對稱,於是在稱帝兩個月後也撤了帝號。所謂“西帝、東帝”就像一出沒有彩排好的小品,還未上演就夭折了。

“東西帝”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年,潛逃至魏國又流竄到齊國的五大夫呂禮,主動回到秦國投案自首。從後來的事來看,秦昭王與呂禮之間必有一番交流,呂禮此後將開啟“無間道”生涯。

齊國不願攻趙,秦昭王也不勉強,自主經營,獨家襲擊趙國,並奪取杜陽(陝西麟遊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