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9-09-28 10:08:50

就算伊闕之戰秦軍“只”獲得十二萬顆人頭,那也是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大捷。韓、魏被徹底打殘了,形同秦國的臣屬國,戰國七雄只剩五雄,多了“兩熊”。多年後,白起總結伊闕大捷時,輕描淡寫地說他不過看清形勢,因勢利導,談不上神奇(“皆借利形勢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戰國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繕兵》)。因勢利導才是最高階的戰略戰術,看似無招,卻勝過所有的花招。

白起因功被封為國尉—魏冉曾擔任過的職位,相當於咸陽衛戍總司令。白起升爵又升官,覺得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稍事休整後,渡過黃河,輕取魏國安邑(山西夏縣)以東土地,一路打到乾河(河南聞喜縣),從秦軍挺進的速度來看,秦國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白起凱旋後,自然更受器重,次年就被升為大良造。

魏冉自己是丞相,白起又是他的親信,羋戎和向壽同樣執掌兵權,可見魏冉的權力當時有多大,或者說宣太后的權力已經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

秦昭王是個上進心極強的君王,並未因伊闕大捷就放鬆了追求。他覺得楚國公然宣稱與秦國斷交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不利於樹立秦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其實秦昭王想多了,秦國哪有什麼形象?在別國眼裡就是個眼睛暴突的肌肉男,無論如何也擺不出知書達禮的造型,除非秦昭王讀過我正在寫的《百花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