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9-08-02 10:03:31

那些嫉妒張儀的大臣紛紛浮出水面,數落張儀的諸般不是,在迎合秦武王的同時,還能宣洩心中的羨慕嫉妒恨,何樂不為?他們恨不得秦武王像秦惠王處置商鞅一樣幹掉張儀。

各國聽說秦國政局的動盪,特別是張儀與秦王發生矛盾,馬上放棄了與秦國的盟誓,自發地“合縱”起來準備對抗秦國。張儀的連橫之旅徹底失敗(“諸侯聞張儀有郤武王,皆畔衡,複合縱”《史記張儀列傳》)。這沒什麼奇怪,戰國時代的結盟形同兒戲(春秋時也好不到哪去),動不動就結盟,動一動就翻臉。然而《秦本紀》的記載則與此相悖:“惠王卒,子武王立。韓、魏、齊、楚、越皆賓從”,就是說六大國中有其四順服秦國。

《史記》中類似的矛盾處頗多,有人認為司馬遷故意把各種說法都列出來,供後人參考。這種解釋過於“貼心”,我不太能夠接受。詳實的記載誠然可貴,但彼此衝突的“史實”羅列在一起是不負責任的,因為矛盾雙方必有其一是假的。《史記》的寫作跨度近二十年,書寫在竹簡上,五十餘萬言,檢索不易,很難保證記憶不產生偏差。我以為《史記》中的錯誤是由落後的書寫工具所致,換句話說,司馬遷是無意犯錯,而非刻意為之。

那麼諸國到底是跟秦國翻臉還是“賓從”了?從後面發生的事來看,各國應該是跟秦國絕交了。張儀從楚國脫身後,秦國馬上就對楚國動起手來,楚國還怎麼跟秦國“兄弟”情深?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楚懷王是個受虐狂。秦、楚開戰,那麼張儀所謂的“秦、楚乃兄弟之邦”便不成立,各國獲知真相之後,必然會“拉黑”秦國。張儀與嬴蕩的矛盾,激化了“拉黑”的速度與力度。(180)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