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8-03-15 09:49:04

士蒍神神叨叨的預言其實經不起推敲。他之所以不願修築蒲、屈二城,其理由是預計晉獻公未來要攻打這兩座城邑,堅固的城牆將會給晉獻公帶來麻煩。可那兩座城池給晉獻公帶來什麼麻煩了嗎?重耳像甘地一樣,採取非暴力抵抗—棄城而去;一年後,夷吾象徵性地比劃兩下,也步重耳後塵。如果沒有蒲、屈這兩座城邑,那晉獻公才真的麻煩了—晉國的腹地直接暴露在戎狄的鐵蹄之下。士蒍的預言在戰略上就是錯的,那麼他又是根據什麼斷言“三年將尋師焉”?史書上很多類似的“預言”其實都是後來的書生們添鹽加醋瞎編的,漏洞如篩。

晉獻公逼死申生、嚇走重耳後,國內基本消停,他啟動了蓄謀已久的大吞併計劃。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親切地給虞公打電話,請求借道伐虢,報酬方面一切好商量。因為三年前合作愉快,虞公一口答應下來,還賤兮兮地預祝雙方合作愉快。大夫宮之奇告誡虞公不能借路給晉獻公,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相當於嘴唇,虞國是牙齒,嘴唇沒了,牙齒經不得冷風吹,成語“唇亡齒寒”由此誕生。

利令智昏的虞公心懷僥倖,說:“晉、虞同宗,晉國怎麼可能打我?”他心裡想的一定是再次借道又能得到多少寶貝,其餘的他顧不上了,把虞國的未來寄託在血緣的紐帶上,他也不想想當時有多少同宗國在互相開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