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7-11-29 11:10:27

陳佗(五父)死於非命,印證了鄭大夫洩伯關於五父必遭橫禍的“預言”,當年他和五父代表鄭、蔡兩國歃血為盟時,五父忘了飲血,所以他遭天譴乃是宿命。

陳佗為陳君僅一年餘,就被陳桓公次子取而代之,媯躍便是為陳厲公。《史記陳杞世家》裡陳佗、五父、媯躍亂成一鍋粥,司馬遷把陳佗和五父一分為二,又把陳佗和媯躍搞得混沌不明,陳佗叫陳厲公,媯躍成了陳利公。司馬遷知道“厲公”和“利公”一共在位八年,但他讓陳佗在位七年多,於是只好讓“利公立五月卒”,其實媯躍即真正的陳厲公在位近七年。“小微”的陳國徹底把太史公搞得凌亂了。躍、林和杵臼三兄弟事先商量好了,君位輪流做,媯躍死後,媯林繼位成了陳莊公,在位七年卒,媯杵臼接杆上,成為陳宣公。

中原諸國亂得一團糟的時候,被歷代周天子瞧不起的南蠻楚國悄悄崛起成大國,楚國也瞧不起周朝,更遑論其他諸侯國。當時的楚國國君是熊徹,他殺了哥哥熊眴的兒子後,沒有繼承哥哥莫名其妙的諡號“蚡冒”,而是向周朝學習,把自己命名為“楚武王”,周朝的首任天子也是“武王”,熊徹的稱號還是蠻講究的。熊徹在《史記楚世家》被迫改名為熊通,為的是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

熊徹是個有上進心的人,其表現方式便是開疆拓土。他想把隨國拿下來,但一時拿不下,於是他便派大夫章前往隨國和談。熊徹真是個不按理出牌的主兒,打人家沒把人家打趴下,就跟人賠禮道歉,然後在接著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