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7-08-24 10:10:15

周平王的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周朝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他隨時可能下崗、掉腦袋。保住腦袋之後的周平王心有餘悸,過去的恐懼深入骨髓,恐懼有多深,慶幸就有多厚。

《史記-晉世家》也提到這篇文字,稱之為《晉文侯命》,不過司馬遷張冠李戴,把晉文侯當成晉文公了,時間上一下子差了一百多年。晉文公和晉文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晉文公的名氣比晉文侯還要大,便是大名鼎鼎的重耳,其經歷非常曲折離奇也很勵志,他上位的方式和晉文侯如出一轍,也是自國外歸來殺了個回馬槍奪取君位。所不同的是,晉文侯殺了叔叔,晉文公殺了侄子。晉文公比晉文侯要厚道些,好歹給了死時年僅22歲的侄子一個名份:晉懷公。司馬遷認為《晉文侯命》是周襄王給晉文公擊敗楚國之後的嘉獎令,實在大錯特錯,劉向也以訛傳訛。

《文侯之命》後面的話證明了文侯是晉文侯姬仇,而不是晉文公姬重耳。周平王說:“伯父義和,您繼承了先祖唐叔的光榮傳統,統領文武大臣,效法文王、武王,以會合諸侯的方式輔助我,繼承了先王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戰功彪炳,在我落難的時候呼我周全,我必須要給你點贊!”(“汝多修,扞我於艱,若汝,予嘉。”)

“義和”是誰?鄭玄解釋了半截,說“義”通“儀”,“儀”又匹“仇”,所以“義和”就是姬仇,可為什麼多個“和”字,他就不了了之了。《孔傳》解釋得很直接:“義和,字也。稱父者非一人,故以字別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