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9-23 10:41:25

筆者個人覺得這與“三十五年,周大飢”有關,那些比猴還精的小弟們在等大饑荒之年的崎週會發生什麼,因為他們知道了老老年間,三苗發生地震之後大禹做了什麼。他們等著驚人相似的歷史再次發生,他們後來認識到帝辛不是大禹,姬昌才幹得出大禹的事:無毒不丈夫。他們不願意被荼毒,於是等姬昌緩過氣來,便一個個去給姬昌擂鼓助威。三年前的密國倒下了,阮國也倒下了,共國同樣也倒了,他們都是榜樣,榜樣的慘樣是無窮的。

在小弟們的友情贊助之下,姬昌把膽敢侵周的昆夷收拾了,裡子和麵子全都找補回來了,於是姬昌又開始了一個大動作:建立新都城。

姬昌似乎有多動症,精力旺盛得無處發洩,兩年前才剛剛遷都豐邑,這又要大折騰了。普通人搬個家都覺得傷筋動骨,何況是遷都這等大事?姬昌如果沒有多動症,那就說明他眼光不行:住了兩年後,他意識到豐邑作為都城的種種不足。早幹嘛去了?遷都可不是換帳篷。

姬昌把再次遷都的重任交給二兒子姬發,為什麼不交給長子伯邑考呢?換而言之,為什麼姬昌不讓長子承繼大統?對此,野史、正史有四種說法,不過伯邑考死於姬昌駕崩之前,這一點各方沒有異議。

第一種說法來自野史,也最為人熟知,即紂王殺了作為人質的伯邑考,把他的肉蒸熟了給姬昌吃,以此考驗姬昌是否聖人。聖人不吃兒子的肉,而姬昌吃了,所以姬昌不是聖人,於是愚蠢的紂王覺得姬昌沒有威脅就把他從羑里監獄釋放了。這個極具戲劇震撼力的構思來自古代帝王發言人,西晉的皇甫謐先生,後被小說家許仲琳“發揚光大”而家喻戶曉。《史注補正》明確說明伯邑考被做成饅頭不見於史冊,所謂:“紂烹伯邑考雖不見經、傳,但其後無封,必早死無後。《檀弓》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乃子服伯子附會之言,不足據也。”,這段話裡提到了伯邑考的第二個說法:早夭無子,所以伯邑考的二弟姬發繼位。(七十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