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後世論壇上的“挺儒”“非儒”其實根本不知道何謂“儒”,也不清楚儒學到了王陽明之後的意義所在。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不可能脫離其本身的哲學思想而**存在。而正是陽明心學,揭開了晚明江南的開放之風。

“先生借一步說話。”徐梁等劉宗周換氣的機會,拉著劉宗周走到一旁。

劉宗周瘦弱的身體竟然生出一股巨大的反抗之力,道:“陛下恕罪。臣實在不知天子與大臣有何議論不能為天下所知。”

徐梁苦笑,道:“也沒甚麼,只是私下疑惑不足為外人道罷了。”

“若此,”劉宗周跟著皇帝避開一步,轉頭對個史官道,“皇帝言行,不可遺漏。”

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史官頗為羞愧,在儒學宗師的氣場支援下,大步走了過來,站在徐梁和劉宗周身後,側耳聆聽。

皇帝的言行舉止都逃不過史官的耳目,而且他還不能看自己的起居注。只有等他駕崩了,這些起居注才會被拿出來成為修撰的底本。

如果皇帝生前偷看起居注,甚至施加影響力進行修改,勢必會貽笑後世。

“先生看過朕的書麼?”徐梁問道。

劉宗周心中騰起一股凜然正氣,抱著“文死諫”的心態答道:“陛下博學通達,蔚然大觀,可惜終究涉獵也博,精深不足。以陛下資質若是專心義理,用功不綴,雖古賢人未能及也。”

“先生客氣了。”徐梁問道:“朕知道天下人不能只學雜學術數,但也不能所有讀書人都只學大學義理。朕只想問一句,先生的抱負可是讓天下人結為堯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