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6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莫不是要策應董相公?”劉德室問到。

高嶽頷首,便說:“便是要仿效鄭文明昔日在南詔的行為。”

“那我們武毅軍也該進發了。”顧秀挽起衣袖說。

高嶽拍拍顧秀肩膀,低聲說:“宣撫司和鎮戍司全是你負責,你去做好了,只是武毅軍這次最好從新開掘的漕渠(高嶽很謙虛,不稱為衛公渠)走,再入蔡水,可行嗎?”

“可行,漕渠行得五百斛船,載兵載馬全不在話下,揚州新舊漕船合在一起不下兩千艘,足矣。”顧秀信心滿滿,隨即便離去。

高嶽接著對武元衡、劉德室說,我是必須要跟著武毅軍出征的,整個行省大小事務全交給你倆裁決了,和朝堂類似,伯蒼你押兵、法、戶事,芳齋負責其他三司的事,特別是學校興建的事絕不能鬆懈。

說完高嶽便遞送給武元衡冊文簿。

武元衡一看題頭,不由得發聲讀出來:“淮海行中書省五年拓殖計畫?”

而後武元衡迅速翻閱起來,越看越驚奇:

以前的地方官員,不管是節度使,還是刺史縣令,在任上最極限的便是勸農桑,平冤獄,均賦稅,再引進些新技術,興修水利,圓滿完成稅收額度云云,可沒有任何個人像高嶽這樣,會特意找來裴度、歐陽詹和張梵等,群策群力,直接把行省五年的發展計畫寫成冊!?

五年計劃核心有四。

其中重中之重,便是興辦教育,高嶽的理念就是“州縣須有學校,此外隨官司新設學”,也即是護國寺辦啟智坊道場,覆蓋到鄉級別的啟蒙教育,隨即州學、縣學得都立起來,最後就是韜奮學宮、武道學宮,還有“官司設學”的學校,行省一些司,如巡院可用“食本錢”辦學,不但可讓官司子弟就學,也面向全行省士庶招攬生徒,當務之急是要培養物理、化學、算學等人才,高嶽給這類學校起名,曰“專科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