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5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高祖太宗時,尤重儒學,國子學興盛,多令祭酒、博士時時講論,四方儒士抱負經籍雲會京師,各國酋長也多遣弟子至長安就學,鼓篋升筵者多達八千,儒學之盛,古昔未有也。學的是什麼,都是興國安邦的道理啊!”

“那而後又為何忽視呢?”

“皆是科舉考試荼毒所致。”陸質毫不避諱,他的觀點和當初要復興國子學的宰相楊綰類似,或者代表大部分唐代經學家的想法,“經學追求的是奧境,是真理,是要篤父子,正君臣,尚忠節,重仁義,貴廉讓,賤貪鄙,所謂開化本源、經邦致治是也。然而作為選官制度的科舉考的又是什麼?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武后以來更有詩賦詞章等小藝充塞其中,所及第的人,全無實才,即便有,也是十中僅一。經學既廢,思想平庸,明經進士甚至所有文人,只知用詩詞歌頌盛世,淺薄無比,唯一有警醒的只有杜子美,記憶和背誦成為才位高下的標準,詞彙和韻律成為博取聲望的工具,每年及第之人,瞬間便能名聞天下,以致有學之人無不肩結鉤黨,私為盟毀,無所不至。而真正的禮法卻瀕臨崩潰,全遭陵遲,原本君臣父子的綱常蕩然無存,居安而不思危,故而禮樂崩壞,兵強馬壯者迭起發難,割據一方,這不就是忽視經學導致的嗎?現在我朝各位宰相,口中喊著恢復盛世,可全不談重視經學,只重視國計、兵學、技術、算術、築城這些細枝末節,那樣即便小有中興,又豈能長久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