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尚書省亭子裡,幾位宰相交頭接耳,“鄭元不抵事,敗矣。”

果然,鄭元在接下來又被柳宗元犀利地打斷,他的聲音十分洪亮,踱步的同時配合手勢,極富感染力:“三代之治不可復也,五等爵制更是泥古不化。天地初始,人和草木禽獸雜處一起,論爪牙不如野獸鋒利,論羽毛不如飛鳥輕捷,所以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借助外物,但外物則是有限的,故而人和人之間就產生爭鬥,為了調解爭鬥,人們也就不得不推選聰明、強壯、有道德的人出來,並慢慢信服、跟從對方,由是聖人才產生了。聖人制定了道理,大部分人是聽從的,可還有些冥頑不靈的卻抗拒,所以聖人就要懲罰這些人,由是君長、刑罰、政令、軍隊便應運而生。在這些東西的作用下,人群慢慢形成許多諸侯,諸侯間的鬥爭又催生許多方伯、連帥,最終方伯和連帥間推舉出來天子,將整個天下交給他來統制,這便是勢,絕非是什麼先賢聖人所決定好的。

封建,也非是聖人意也,同樣是勢使之然也。周有天下,列土田而瓜分之,建數百諸侯,五等爵位,環繞王畿四周,如輻集,如輪運,諸侯們對內合在一起朝覲天子,對外則分散各地為天子守土,難道是周公所決定的嗎?不是,是周公根據當時的勢所制定出來的。只因週一開始便是和諸侯共天下的,不得不採取分封制,沒過很久,諸侯便尾大不掉,天子威權日漸衰微,到周夷王時,他就得下堂來迎接諸侯,到周宣王時雖東征西討,企圖恢復古制,可依舊無法挽救勢頭;於是幽王、厲王時不得不東遷,淪為和諸侯一班,接下來的諸侯,有問九鼎輕重的,有用箭射天子肩膀的,有公然綁架天子大臣的,還是逼迫天子殺害自己忠心臣下的。整個天下爭鬥不休,所以一些人空言周有八百年的國祚,可依我看來,周早已滅亡,其後不過是諸侯之上的一個空名屍骸罷了!那麼,人人都說堯舜禹為聖賢,要復古,那為何禪讓還是變為世襲;其後人人又都說湯武周公為聖賢,也要復古,那為何周制最終還是禮崩樂壞,最初分割為十二國,其後又化為七雄,定一於秦呢?這聖賢的仁心,到底能不能比得過天下的大勢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