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楊炎這番話說得是慷慨激昂,再加上他嗓音洪亮、儀表堂堂,便更有感染力。

可旁邊的劉晏一聽,就知道楊炎這番話裡“七分真意夾著三分致命性私貨”。

楊炎說而今許多人戶,這些人戶所產生的人力、稅金資源,都被各地割據半割據的方鎮所佔有,朝廷直接的戶口稅基更加凋零,這點倒是沒錯;楊炎所言、各地節度使、都團練使根本不想將所管地的租庸調交納給中央,這也沒錯;楊炎又說,“賦斂之司數四,莫相統攝”,“科斂凡數百名,廢者不削,重者不去,新舊仍積,不知其涯”,即肅代二朝皇帝為了攤派鉅額的軍費、百官俸祿、大臣賞賜及宮廷支出,不斷施加名目繁多的稅收給民間(比如永泰年間,元結去道州當刺史,剛剛下車,就先後接到二百封催徵賦稅的符牒),又不斷向方鎮索取進獻,而這進獻最終還是被方鎮節帥砸在百姓頭上,這也沒有什麼錯誤。

可楊炎卻順帶一棍,提到“軍國之用,仰給於度支、轉運使”,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合著他真的如高嶽所預料的,開始在滔滔不絕中將責任推到“度支、轉運使”頭上了!

要知道,度支、轉運二使主要是抓東西方的鹽利,這些稅收在整個肅、代二朝都是穩步增加的,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超越“租庸調”,成為真正的統一稅,因為不管貧富還是課戶不課戶都要吃鹽。第五琦初征鹽利時,收入不過數十萬貫,等到劉晏執掌東南榷鹽後收入增加到足足六百萬貫,佔據代宗朝天下賦稅的一半,整個代宗朝就靠這個續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