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答謝李清照,回贈何海雲:

一剪梅?彩玉灰土冰鋼釺

朱友康

彩玉灰土冰鋼釺。肌裹金衣,獨炸南山。鐵錘何懼冽風至,晨炊到時,饃滿竹籃。

書自傳揚情自現。一種歸心,兩處似箭。此怨無悔赴水壩,才出南丘,中丘又見。

朱友康

寫於羊年正月初九夜”

朱友康在上闕里,把自己如何揮舞著大錘採挖石頭——這裡把挖石頭樂觀地看成挖玉石,如何頂著嚴寒,肌裹金衣,獨炸南山以及野外吃飯的情景描述一番之後,在下闕里,藉機大表寫給何海雲的書信——一種歸心,兩處似箭。進而傳遞出約會相見那種歸心似箭的相思和離愁心理。順便也傳遞了一種相互愛慕的親密關係。

這裡不管朱友康回復的詩詞是否恰當,韻律是否合拍,但是,卻真真切切地表達出了朱友康此時此刻期盼與何海雲約會的那種歸心似箭的急切心情。

寫完之後,朱友康又慮了一遍,覺得還是不盡人意,因為,詩文裡只說明瞭上山挖石的勞動場景和惡劣環境,而沒有地方說明勞動的艱辛和勞累,以及手上血泡,臉上粗糙的狀態。

他想再次修改,可是,怎麼也沒辦法將勞動環境、約會心切和血泡粗糙面板都統統揉進去,經過再三思考之後,朱友康認為,也許這首詞寫得恰到好處。

因為,寫出了上山挖石的勞動場景和惡劣環境後,不提吃苦受罪,反而給人留下了一個充分想象和充分思考的空間,你想想吧,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勞作,能不受罪嗎?能不煎熬嗎?這樣寫就含蓄了許多,不會表現的那麼直白。這才是最佳效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