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百一十四章 思維方式切換、吸收,以及宗教業務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傳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非常喜愛小提琴,並且擁有一定的研究水平。曾經有一名對物理學並不如何瞭解的評論家在聽完他的演奏之後,對旁人說道:“非常優秀的演奏,但是我不認為他的演奏配的上他享譽世界的名聲,有很多人拉得和他一樣好。”作為演奏者的愛因斯坦,雖然其成就遠遠比不上他在物理學領域的成就,但依舊稱得上“優秀”。

而愛因斯坦還有另一個小習慣。他偶爾會在思考的時候握著小提琴,在無意識間用琴弓摩擦琴絃。在這種狀況下,他自認自己拉出來的東西不成曲調,沒法聽。但這卻是一種持續了很久的習慣。

四百年之後,另一個獲得了類似視角的人,回憶起了青年時代聽過的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愛因斯坦,或許與二十一世紀初的約格莫夫類似。他們因為自己少年時的愛好,而在大腦中建立了“音樂”的結構,相關的神經網路在得到鍛鍊之後,便已經相當發達。

與此同時,他們在另一領域的深入思考,使得另一個神經網路的結構急速擴張。在日復一日的鍛鍊之中,隸屬於這個神經網路的結構得到了強化,而疏於鍛鍊的部分則開始退行。擁有無窮可能性、在萬般領域皆能展現力量的萬用思考工具,開始將力量集中於一個領域。

但是,大腦的大小一開始就是固定的。在那個時代,人類開啟顱骨,尚需要冒著死的風險。況且神經元的原癌細胞在人生的一定階段之後便已經沉寂。大腦是幾乎不會增殖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