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五節 鹽場(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那南峒的初步考察進行了二天,因為有符奧雅的陪同,勘測隊的考察進行的十分順利。法石祿和崔雲紅兩人分別負責農林和礦產方面,慕敏則對當地的社會狀況進行考察。那南峒的物產還是很豐富的:

首先是各種林木資源,山地裡有大片的林地,雖然當地人種山欄的原始耕作jishu破壞了不少,儲量還是相當豐富;法石祿朝思暮想的成林的多年生木本棉也有發現――顯然當地人就是用這種棉花進行紡紗織布的。山上還有許多野生的芭蕉、荔枝、龍眼和菠蘿蜜樹,是當地人的糧食補充來源。檳榔樹很多,但是對穿越者來說除了當貿易品轉口之外沒什麼用。

其次是在這裡的稻田裡發現了大量的原生稻種,這對搞育種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基因庫――只要有足夠的稻種,就能不斷的雜交培育出新的良種。法石祿僅在那南村附近的水田裡就發現了十七種不同的稻種,又在山坡上的山欄上獲得了五個山欄旱稻種,秈、粳和糯三個品種都有。

海南島本身就是中國野生稻的主要分佈區,稻種多樣化的基因優勢十分明顯。臨高在21世紀就是中國雜交水稻的主要制種地--法石祿看著採集到的各種樣本,真是做夢也會笑了!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這裡還沒有開始種番薯,黎民甚至不知道有這個新作物。但是他們種一些其他薯類,最多居然是天南星科的一種。這在其他地方往往都是做藥材用的。法石祿不是中醫,但是天南星的芋頭有小毒他是知道的――這玩意能當飯吃?但是從種植的面積來看顯然還是主要的作物之一。另外一種常見的是甜薯,又叫毛薯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