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作品相關 本書政制之引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東周數百年,天子式微,禮崩樂壞。

秦亡之後,廢封建、置郡縣,貴族政治與封建制度開始了退出歷史舞臺的程序。

血統與政統合而為一的局面已經結束,一個平民也可以憑藉時勢將具有神聖來歷的第一家族取而代之。

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卻是始於漢朝的董仲舒。

董仲舒最終成為幾乎所有春秋時期思想資源的集大成者,將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的精華熔為一爐。然後罷黜百家,慢慢將儒家之道,根植到包括皇帝在內的每一箇中國人大腦裡。

儒家之道為“ 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打下了最為顯要的地基。

漢觀秦朝滅亡,為了使皇權官僚政體擺脫秦朝的覆滅悲劇,而居然坐大,成為夢寐以求的“千年王國”,對“皇權專制主義”進行了一系改革,這一過程中出現“君主立憲”的味道,而兩千餘年來,中國的封建社會就沒有走出“君主立憲”的影子。

倘若僅僅在於專制加上以德治國,是不夠的。

在我們常常一言以蔽之的”專制主義”的批語下面,觀察歷史的人自當看見,絕對的專制在歷史上,正如絕對的民主,都是不曾有過的。

年少時我曾天真的以為,皇帝想殺誰就殺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看到美女就娶(這點好像不難實現,也是我最羨慕的)。後來看歷史,遠遠不是那麼回事。不然萬曆皇帝就不會在朝臣面前罷工二十年了(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說中國的傳統是專制主義,不過相對於歐洲而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